为适应国家发展需求,加快学科建设,2023年6月原“77779193永利工程学院”分设“77779193永利”和“人工智能学院”。77779193永利下设机械电子工程系、智能控制与机器人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教学与科研实验中心、智慧矿山与机器人研究院。
学院涵盖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现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电气工程、机械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机械设计及理论2个国家重点学科。2021年“矿山机器人工程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学院现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4个本科招生专业,自2019年起,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按照"机械类"招生,入学后第三学期进行专业分流。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专业。机械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专业入选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专业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电气工程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北京市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应急部重点实验室。
学院师资力量维厚,治学严谨,目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孙越崎能源大奖获得者1人、“北京市科级新星计划”3人、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1人、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4人。学院现有教职工共计83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19 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41人。
学院致力于机械工程、电气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完成了国家“十三五”科技攻关、国家863、973重点、985优势学科平台建设、211工程平台建设、双一流学科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高水平科研课题多项,获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学院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获煤炭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15项,2017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 项,2019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学院现有本科生、研究生共1700余人。学院以重点学科为依托,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具有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工程技术和创新人才。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教育,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同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比利时蒙斯大学等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交流项目涵盖了短期交流、2+2、3+1、3+2、4+2等多种形式。近年来积极组织本科生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首都高校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北京市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等学科竞赛,2022年学院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占学校总数的41.91%,由我院教师指导的“互联网+”比赛项目“钛虎-智能机器人产品与核心零部件”荣获国家级金奖,突破了学校的历史最好成绩。学院推免研究生率为17%左右,推免至清华、北大、北航等"双一流高校”的学生占推免生比例超过80%。